9月回顾
封面
杂谈在学校的日子不知不觉(用在这里有点像流水账)开学已经接近半个月,因为奇特的颠倒作息习惯,反而没有觉得开学和没开学有什么变化,晚上都是有大把的时间,只是多了一些和苍蝇一样的作业和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书本内容。
我想,如果可以通过期末的赶工、刷视频来完成一门课的话,那么上这门课的本身意义就不是特别大。本学期学了一门工程物理、一门大学物理,啰啰嗦嗦很是让人头疼,电路原理也是同理;至于复变函数,完全看不出在实际有什么作用。
如果这个路子行得通,那么下学期就会把能免修的课全部免修,腾出时间给自己,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学更多自己喜欢的东西。
闲鱼卖货记
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是价格不够低,反之同理;
讨价还价是一种固定的形式,针对个人卖家而言,东西本来就已经是亏本,一般可以扣出两顿饭钱来;
新发布的、价格比较优秀的可以直接下手;
上来就嘲讽、大刀的人大可以不理,因为只要有需求在,东西肯定卖得出去。
不能老是想着包邮,顺丰的邮费其实非常肉疼。
最近在学什么杂七杂八
初级会计实务
日语初级上
业余无线电A
初级会计 一直有学习一点会计知识的意图,因为自己对经济学有一点兴趣,而会计又 ...
8月recap
封面
杂谈假期实在无东西可写,感觉自己也处在一个阶段性的低潮中。写几个我蛮喜欢的音乐和视频吧。
YouTube Channel@utopia pictures hk香城映画在接触这个频道之前,粤语的视频真的看的不多,大部分都是一些英语的科普视频啊,台湾的采访娱乐视频之类的。
因为之前有在学粤语的缘故,某一次刷YouTube刷到了应该是“的士大哥的理想世界”,觉得故事场景之间的切换恰到好处,取材新颖彰显讽刺,就陆陆续续刷完了频道里所有的视频。好多视频看了不止一遍,所以现在思考的时候脑子里都会飘过几句粤语。Ronnie真的是一个洞悉社会痛点的导演,在黑色幽默的同时也不忘透露少少希望。
因为所有视频都是YouTube片,所以都会控制在20分钟以下,也就是短剧的长度。演员只有几人,也很少有群演,但是我真的都有follow他们的ig。
《何伯揚名燉湯(未開業)》
悬疑片,爱情令人盲目,反转精彩
《不會捱麥記的女人》
女主角Kelly吸睛,平淡叙事,片尾曲很好听,143-The Know贴一个comment:我而家都37歲,但我仲成日同自己講唔好放棄,到今天都keep住學新事物,令自己不斷去進 ...
7月小结(7.1-7.21):军训与生病
封面
杂谈巫师3血与酒每次放假回家都会玩巫师三,虽然已经把主线剧情攻略看了一遍,还是一直想自己通关一遍。一个剧情有意思的游戏永远都不会过时,就像名著一样永远会有人阅读。
最近两天在看老戴解说的血与酒dlc,结局多分支,童话线很有意思,还有支线任务蛮有意思。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肖申克的救赎住院的时候看了一些电影,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部《肖申克的救赎》。
因为多年前就知道这是个越狱片,所以刚开始看题目的时候觉得会不会是讲一个名叫肖申克的人,通过越狱出去。后来发现剧情使用第三人称叙述的,瑞德通过对安迪的叙述,在一个很长很清晰的时间线里,围绕他监狱发生的变化。
感觉就像是一部纪录片,用不紧不慢的叙述语气,叙述了一个感人的越狱故事。
汉尼拔+沉默的羔羊恐怖片,我认为第二部相对于第一部差很多,没有了恐怖的感觉。第一部像是侦探小说,中间夹杂一些恐怖元素。
禁闭岛没太看懂,应该是精神病人自己虚构的世界。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随手拍修理下水管
新秀丽箱子的小把戏
特朗普的神功
夏天就要歎冷氣
周记(6.18-6.30):新加坡与吉隆坡
封面
杂谈不算周记的周记最近已经是两周一写了,称之为“半月谈”可能更恰当一些。最近遇到了一些开心的事情,也同样有些烦心事,恰好今晚有空,就随便记录一下。
由于我可能不记得事情的确切时间,所以都是照着相册来捋的,我会回想在这个照片的瞬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把写出我当时自己的感受和现在看来的反思。
文明6我也不记得我从几年前就开始接触这款游戏了,当时是epic免费赠送,然后我被它的一套完整的国家管理系统所吸引。虽然断断续续有在玩,但是总时长可能也就100小时左右,完全只是入门水准。所以我就以一个新手的身份来谈一下我对这个游戏的看法。
领土扩张机制,爆铺是必须的,如果只精细化发展一个城市,就会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外交至今没有搞懂;宗教胜利相对轻松,宗教信仰购买力非常强;每个领袖的特色单位是不在同一时期出现的,所以会造成在同一时期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
生化危机8一直没有胆量去玩恐怖类游戏,其实发现也还好,吓人的元素无非就那么几样:显性的有突脸、绕后、死而复生、剧情伤害,隐性的有子弹耗尽、伤害不够、角色武器被剥夺、敌人出现其它特性。生化危机8可以说是游戏中处处是解谜,处处需要思考,而不是一直往 ...
周记(6.7-6.17):端午节
封面
杂谈三墩街道龙舟赛今年的6月10日是端午节,我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到三坝,发现不对又折回到虾龙虶(hui),终于在一段不长的水道里里发现了龙舟。龙舟上划船手有12个左右,船尾要站一个人配重和调向;不划船的有两个,一个是敲锣的,一个是打鼓的。原则上只要会划船就都可以上阵,人人都会水,所以不需要救生衣。小孩子也可以在船上拿旗。
听观赛的大哥讲,龙舟不是舟。龙舟像是把一般的船拉长压扁,吃水线(实际上没有)特别低,低到水是可以漫进来的,需要用盆子不断往外舀水,否则船就会沉底。龙舟的头也很有意思,龙头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它的天灵盖是船身的一部分,龙的下颌骨是用绳子拴在龙头上的,也就是吊装;当龙舟划起来的时候,下颌骨一动一动的,非常有意思。龙舟最中间是一面或者两面旗帜,我仔细看了一下,上面画的是大清的五爪龙,龙上面却是用简体写的“东坝xx”;另一艘船的旗子上没有龙,用繁体字写着“龍舟勝會”,可见对于旗帜无太大要求,只是一种传统方式而已。
一条龙舟上,最卖力的莫过于在最船头的前两排,按照我的理解,前排的浆需要起到类似于自行车的“破风”的作用,而且前排吃水较深,自然阻力很大;最危险最有表演性的是龙 ...
周记(5.27-6.6):珠海深圳和成都
封面🕯️
最近的视听玩
破产姐妹s05
ytb毛记电视
ytb bbo
ytb dcard
粤语歌->谭咏麟、张国荣
杂谈放手去干只想不做是真的不行的,只有做自己想做的,才有机会赚到钱。就像写周记一样,不写下来,时间也是过去,而写下一些可有可无的文字,可以给未来的自己一个念想。
成都的烟火气去成都之前看了一个有关于成都的YouTube视频,上面讲成都这个地方是非常有生活的气息的, 我去看了一下之后发现确实是这样。因为我在成都的时间蛮短的,所以只去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和IFC。
我住的酒店的是在城市中心区的南边,美国领事馆搬走之前就在那里,我从双流机场打车的话差不多20分钟就可以到酒店。 第一次进成都的市区的时候,我最大的发现就是,城市的街道两边真的有特别多的商铺,而且行人真的很多。 我是刚从深圳过来,就发现他们走路真的是特别慢,要比杭州还要慢, 可能速度跟我老家小县城一样快吧,所以这里的生活速度就应该是非常慢的。
一些路边摊、出租车拉客的行为还是很常见, 这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绝对看不到的, 你可以讲他的管理也没有这么规范,但是你不能讲他这样做有什么问题,毕竟大家都要生活的,而 ...
周记(5.19-5.26):上海FE电动方程式
封面
最近的视听玩
破产姐妹s4
list背单词
LaTex教程
杂谈上海FormulaEFE是在上海F1结束后偶然搜索找到的,formula electric,电动方程式,没有轰天的声浪,只有电机的声音。电车的革新速度在近年要远远快于油车,现在是第三代FE赛车,功率350kw,速度可以达到320km/h。这场比赛只看了一半,因为疏忽没看到下午的正赛,就当是给自己赛车文化的启蒙吧。
上海汽车博物馆在上海汽车城的旁边,旁边有个公园,配套一个展览馆。学生票价40,普通观众票价60。
展品以汽车历史为主,大部分是老车。一楼是按时间线排的,二楼是一些近代比较重要的车,比如cv2,宝马的小车,林肯大陆之类的,三楼比较空旷,是车的原理功能展。
英语口语提高之前在Reddit看到的,可以给自己录制视频,直到不害羞自己的口音与神态为止;去Discord找人聊天,也是一种很好的认识人的方式。
企业的艰难抉择之前在教室里偶然捡到一张纸,上面写着
企业的艰难抉择
张慧和丈夫同在一家公司工作,39岁的张慧是名二胎高龄孕妇,三年前,她四岁的儿子不幸患上脑瘤;两次大手术、42次放化疗,张慧和丈夫承受 ...
周记(5.10-5.18):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的不同
封面
最近的视听玩
巫师3
无职转生
破产姐妹s4
杂谈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区别前几天在油管看视频,讲到中国城市成都,雄安,视频中频频提到“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懂生活”这样一个观点,我就想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
不知不觉我在杭州也快待了有一年了,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来过浙江省。第一次知道杭州还是从小学课本里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里知道的,景点也只知道有个西湖。近一年一直在杭州四处逛,比较近的宁波、绍兴、嘉兴也去过。
其实从地理上看,除了嘉兴是平原外,浙江大部分都是山地居多,尤其是丽水也就是浙西南,几乎都是群山。理论上讲,这里应该是最贫瘠的地区,和四川的山区应该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浙江却是能和江苏匹敌的数一数二的经济大省。
视频的作者总结出的一个观点是南方人更热爱生活。以我自己的观点看来,这一点的确有迹可循,刨去繁荣的旅游经济,杭州的骑行、跑步运动随处可见,小摊小贩也要比北方多一些;很难相信商场这种大型服务业综合体在江浙沪电商发达的地方仍有一席之地。
由于我还没有经历过雨季,对气候比较难评,但是冬季是要比北方刺骨的严寒舒服一些的。植物一年四季常绿,比起北方的光秃秃,顺心多了。
当然北方也 ...
周记(5.6-5.9):读杂志
封面
最近的视听玩
财新周刊
凤凰周刊
新三国演义粤语版
中国近代史
破产姐妹s04
杂谈杂志成瘾最近半年特别喜欢看周刊杂志,从电子版换成纸质书后喜爱有增无减。杂志的文章经过精心的编辑、审核,信息的深度、广度要比短视频、公众号强太多。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杂志的中立性往往比较强,没有“评论区”的存在对思考造成干扰,造成先入为主的错误想法。
杂志其实就是一本百科全书,经济、政治、人文都会有涉及,对于当下热门的事件也会有剖析,对于一些已经没有热度的事情会时不时纪念、思考。
毫无疑问,在大陆,报纸已经接近淘汰,除了糊墙外很难再有价值,因为提供没有深度的新闻是互联网强项所在;而杂志之所以能够幸存,大概是有一群和我一样的人在阅读杂志吧。
中国近代史我们在初中、高中学到的历史观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观点,却不加以解释其他观点,这其实严重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同样的历史事件,肯定不是只有正面,也不是只有正负两面:过去,我也曾经认为凡事都有“双刃剑”,现在我认为凡事都是一个多面体,因为刃的正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多面体没有一个面是它的正面。
财新4月刊阿里的重构大润发、盒马是阿里的实体业务,阿里在 ...
周记(4.17-4.26):中国近代史
封面
最近的视听玩
破产姐妹s03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
丰田现场力
最近买了什么
衬衫收纳器——是个好东西,可以装十几个衬衫,但是会产生褶皱
骑行水壶——特别轻的水瓶
三条裤子——全部是迪卡侬
Oakley骑行眼镜——还没到货
骑行马甲、手套、裤子还有一个水袋——水袋是冲动消费
杂谈硬件工程师的崛起软工在过去十年一直是薪资最高、最抢手的专业,但是据我看来,因为软工供大于求,巅峰已经不在,就业已经趋于饱和;对于硬件的重视不管是美国制造业回流还是中国先进制造的需求,硬件工程师逐渐变得抢手。
不过还是那句话,行业前景与个人发展关系不大,重在看能力如何。gpt横行年代,单纯的论文、分析、报告已经黯然失去价值,我们要的应该是更多的新想法、可实现的想法。
中国近代史最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徐中约教授的中国近代史,发现原来徐中约是费正清在哈佛的学生。
我只看到清朝的部分,但是可以感受到其文笔并不华丽,写实性强,态度也保持中立,不会像某些新编撰的历史书籍或者是中学历史课本那样无厘头、非黑即白。
语录 我觉得成功潜质点在于:1、爱折腾,而且能折腾出来东西。2、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3、看人看好的方面,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