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陕西西安

前几天去了西安,总体上感觉是一个还不错的城市,城市的发展源于西部人口的大量涌入,填补低端劳动力市场的空白;至于高附加值产业,仍然十分欠缺。还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官方对于拉客、坑蒙拐骗的不作为,一方面可能这是北方的特色,整体居民素质较江浙沪偏低,另一方面是已经习惯成自然,在没有重大事故推动下不会进行管制。

Day1-城墙、城墙公园

在我3天的旅途中,个人看来,西安最有意思的部分不会是大唐不夜城,而是城墙下的老城,而且一定要刨去旧城改造的部分。城墙公园,顾名思义,是在城墙脚下的公园,清幽的环境,让我分不出南方北方,晨练的大爷大妈,家长里短的议论回荡在公园。城墙内的老街是旅游的精髓,斑驳的外墙,脱落的人行道,唯一不受欢迎的就是随处可见的street parking, 导致非机动车道完全失效。城墙内的高一点的建筑推测是八九十年代建设起来的,防盗窗已经锈迹斑斑,矮一点的建筑可能历史也不会很久,并没有出现破砖破瓦危房的情况。

早上高德地图导航了一家传统胡辣汤马老六,14元的价格一盘油饼一碗牛肉胡辣汤,早上喝一碗全身很暖和,下午去到碑林博物馆,才疏学浅,看不懂,略过;下午去到万象城,奇丑无比,略过。晚餐排了好久的队等到肉夹馍,到手后发现其实就是把软一点的山东大饼劈成两半,然后中间夹奇多奇腻的肉,因为肉和饼都没有滋味,所以会越吃越难吃;况且,这个制作非常简单,在山东我觉得我可以想做多少做多少。

Day2-兵马俑、丽山园

兵马俑在远一点的临潼县,开车顺利的话也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抵达,比咸阳机场离市区还要远一点。总体看下来兵马俑还是物超所值的,值得多次来看。“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是最有用的一个部分,因为1、2、3号坑就只能让你知其所以然;同时,丽山宫作为和兵马俑一起的景点,类似于一个大公园,公园里的马车博物馆也不错,而是人流量比较少,观赏很舒服。

兵马俑真的是我见过的外国人最多的景点了,他们来研究大秦辉煌的积极性比中国人还要高,这可能是中国学生从小就学习历史,对秦朝的伟大早就不以为意了吧,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片面的消息更能引发人的好奇心。我一路上没有请导游,虽然导游多的像苍蝇一样到处拉客,单单蹭外国人的导游就已经听了个八九不离十。秦朝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拥有了精湛的制造工艺,实属当时的世界第一,也从侧面印证出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能工巧匠人才辈出。但是为什么这些技艺都失传了呢?我认为是掌握全流程全环节的人并不多,像是科技公司一样每个人只负责一小段工艺,当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产品就无法产出,朝代更迭,技术很快隐没。铜马车的复杂零部件,告诉现代人并不是只有他们会一些连接的结构、受力的分析、或者是一些机械设计,两千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习得了。这也说明,2000年间人类进化幅度不会很大,没有出现后来人脑子就一定比先人好用的情况。

晚上去吃的烤串,人均4、50,吃的很饱。

Day3- 西建、杂货店

第三天是在西安的最后半天,中午去见了朋友,西建雁塔校区,可惜忘记去见两个在西交的朋友了,等下次来再弥补这个遗憾。西建校园很漂亮,郁郁葱葱的大树-银杏、芭蕉,看不出是北方的城市,校园面积小,所有地方都步行可达。买了6个石榴,买了一包油茶,就是当地的特产了,但是理发的时候问了问理发师,本地人都很少吃石榴,看起来这个水果全国都不受欢迎。他还向我推荐了徐闻的猕猴桃,之后有机会再来陕西可以去看看。

总结

西安作为北方的大城市,里江浙沪差距蛮大,和东边的山东走的也不是一个发展路子,在经济下行的今天会格外承压,因为劳动等级较低,可替代性太强。西安的繁荣主要是虹吸西部人口,但又没有力度强大到和成都一样,所以现在也处于一个苦苦挣扎的状态。本地的老头老太生活惬意,物价房价都比较低,尤其是物价低;面食居多,受到河南和山西在饮食方面的影响很大。